九幺制作果冻工厂

您现在的位置:东台中学 >> 教育天地>> 学生活动>> 正文内容

幽默感及中国人

文章来源:中国年度幽默大选 发布时间:2004年05月16日 点击数:

  中国人有没有幽默?或者换言之有没有幽默感?这可以说已是无庸探讨的问题。否定中国人的幽默和幽默感的人,多以鲁迅先生论断为指导思想:“中国人也不是长于‘幽默’的人民。”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,何况鲁迅的这句话并非真理。不过,我就是举一万个例子说明中国人幽默,仍然难以服众,毕竟方法不对头,咱们还是科学一点,请研究幽默的老外专家让•诺安和劳兰来评判一下中国人幽默不幽默,幽默程度有多高,

  让•诺安在他的著作《笑的历史》中用科学方法测定了75个国家人民的幽默感。结果显示,中国人是亚洲惟一最能笑的民族,足以和“在幽默和快活的性格上占有明显的优势”的非洲人和美洲人媲美。该老外还绘制了一张世界笑图,用鲜玫瑰色表示非常喜欢开玩笑的民族;浅黄色表示总是笑眯眯的民族;晕线形成的灰色表示重视现代生活方式的民族;浅紫色表示对于笑看得不太重要的民族,他们认为人生在世不能总像儿童那样打打闹闹……在这张世界笑图中,我们中国人是浅黄色,虽然比不上黑非洲和南美人,但稳坐第二把交椅,完全可以恬然自乐洋洋得意一回。

  劳兰博士的研究更科学,他老人家拿尺子去量人脸,研究人类各种族笑时“脸部的张开幅度”,开张得越大就越能笑。结果,中国人以脸部总宽134毫米、颧骨直径长137毫米得了冠军!

 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,“笑”就有“幽默”的意思。冯梦龙在他的笑府中作序日:“或笑人,或笑于人,笑人者亦复笑于人,笑于者亦复笑人,人之相笑宁有已时?……古今世界一大‘笑府’,我与若皆在其中供话柄,不话不成人,不笑不成话,不笑不话不成世界,”你瞧这老冯把“笑”(幽默)的地位推举的多高!如此推重笑的国度,你怎能说他缺少幽默?

  谭达人先生在他的《幽默与言语幽默》时开出了一个中国人幽默的单子,从先秦一直列了下来,这方法证明中国人幽默多多固然没问题,但不太有趣。我且抄几则古代幽默,例举法见一斑而窥全豹,同时让大家的脸更加宽一点:

   1.郝隆说“蛮语”:东晋人郝隆是个雄辩家,在桓温麾下当干部,官民日“南蛮参军”。一次桓温请客,大家欢宴赋诗,郝隆没对上句,被罚饮叁升酒。喝完酒,郝隆拿起笔来写了一句“娶隅濯清池”。恒温问:娶隅是啥玩意?郝隆说:“蛮人把鱼叫娶隅。”恒温不解:“作诗为什么要用蛮语?”郝隆说“我大老远来投奔你,才得了个南蛮参军,怎么能不说蛮语呢?”恒温大笑。

(用这种方式对上级表示不满,可谓幽默之至!另外,它也是中国古代较早的“外语幽默”,不可不笑。)

   2.人面上打草稿:陈东在苏州做官,有个人被判流徙罪,他就令人在犯人脸上刺“特刺配”叁字。刺完之后,手下人提意见说:“凡言‘特’字的,罪不及刺字,是出于朝廷一时的圣旨,这不是一般官员用的词儿。”陈东闻过即改,下令把“特刺配”刮掉,改为“准条(根据律令)”二字。后来有人向朝廷推荐他,领导一听就笑了:“就是那个在人脸上打草稿的家伙吧?”

(有趣!很有中国特色,没有刺配人犯历史的老外绝对编不出来!)

   3. 陈家灶神衣独白:陈孟贤十分吝啬,他的同僚编了一个段子戏谑他。说是腊月二十叁,各家各户的灶王爷都上天了,可是各位灶王爷都是一身黑衣,其中只有一位一身白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大家都奇怪。白衣灶神解释说:各位一年到头都受着烟熏火烤,所以全身一色黑衣。可我呢,住在陈孟贤家,他们家啊,除了素素淡淡叁顿饭外,从来没请过一回客!我的衣服怎么黑得了啊!这下子连玉皇大帝都替他难过起来啦。

  这个段子传开来后,谁只要去干那清清淡淡、没有油水的差事,往往就说:“我去当陈家灶王爷喽!”众人一听就笑。

&苍产蝉辫;(讲段子是现代人的拿手好戏,不过色彩都比较“黄”。但这个白段子能很好地说明中国人幽默的传承,特列与此。)

  从老外的语录和中国古人的事例来看,除了那个外国人发明的专有名词不是中国的土特产外,其他的,中国人都有,不但有,而且比现在还多。如果硬要说只有洋人的那种表示才算幽默,中国人的不算幽默,我们只好请老舍先生脱胎换骨,去净中国人的气味,好当洋人,因为他老先生不但写文章幽默,还专门撰文谈了一回幽默,此外要开除出中国籍的现当代作家还有有鲁迅(此老虽然说过“中国人不是长于‘幽默’的民族”,但谁叫他在文章和生活中幽默过来着,非开除不可)、林语堂(大力宣传幽默的家伙,更得开除)、钱钟书、梁实秋、丰子恺、王蒙、方成、沙叶新、王朔、金庸(金庸的文字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小说吗?开除他不对吧?没错,他的小说形式固然传统,可他在中间幽默过了,还是得开除)……只不过这样开除下去,恐怕除了尚处于懵懵的小儿,不会说话的哑巴和脑中无物的白痴,余下的全成老外了。

  现在由于文化交流,相互生发,中国人的幽默神经应该更加强壮,而不是断弦,杂志有专门宣传幽默的网站,几乎所有的中文媒体都夹杂有幽默的内容:流传于民间的顺口溜民谣,更集中显示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幽默;至于会幽默的国中名人自然也不会少,恕不列举了。

 

上一篇:评幻城[ 05-16 ]
下一篇:肖像雕塑[ 05-18 ]